当前位置:北京大学总裁研修班 >> 北大新闻 >> 笔记分享 | 马士远——中国仁学及其当代价值

报名流程

1、提交报名表
学员可致电王老师13910846451索取报名表或在线报名,并致电确认。
2、审核登记
招生办收到报名表与学员电话确认核实,审核通过后登记注册;
3、发入学通知书
注册后,招生办通过邮件或快递形式 为学员发放入学通知书;
4、缴纳学费
学员收到通知书后,将学费汇入北京大学账号并将汇款底单传真
5、发上课通知
教务组收到学员汇款底单及培训费用后,发放详细上课通知书;
6、学员按时上课
学员准时携带上课通知及相关材料到 北京大学报到,参加培训。

联系我们

更多>>

联系人:王老师
手机:13910846451(同微信)
电话/传真:010-62750337
邮箱:472878453@qq.com
邮政编码:100084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内 (100084)

笔记分享 | 马士远——中国仁学及其当代价值

日期:2018年04月25日 ; 属于:北大新闻

2018年4月20日-22日,商业领袖EMBA193班学员前往泉城济南,开启班级首次游学之旅。22日,在孔子故里、圣城曲阜,曲阜师范大学国学院院长马士远教授为同学们带来《儒家学术与大国文道 / 中国仁学及其当代价值》课程。

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特色

11.jpg

1、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主流,儒家传统思想以伦理道德为核心,儒家道德伦理观又以仁学为核心。

2、当今世界问题的根源:世界与道德分离。

世俗力量和政治力量不断冲击传统的道德法则。当代人以现代性为名否认了几千年来人的道德经验和道德约束,道德文化的崇高感几乎荡然无存,人对事物的道德感受、道德立场、道德意识渐渐失去。

3、儒家强调的正是道德立场、道德感受、道德视角。

4、儒家伦理的基石:强调人的社会属性,反对出离社会(佛道);尊重社会事实和生活常识,存在才有价值;建立高品质的伦理关系,普遍的承认。

5、自我存在的本质就是仁:人所具有的各种美德属于仁,换一句话说,仁所涵盖的美德是仁的外延。人必须有仁,人若无仁,则不成其为人。

6、互以对方为重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根本特征。

儒家仁学思想的核心正是互以对方为重。仁学不预设任何超越的神的存在,是真正的人道主义,从普遍他人的普通生活来肯定对他人的应有态度,这才是对生活世界的真正肯定。

7、儒家仁学强调:人同此心、心同此理。

仁学认为,要超出自己的占有欲望,从人与人的相似性出发,不能从相异性出发。人应用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他人,因为人我的心理是相同的,我之所欲即人之所欲,我之所不欲即人之所不欲。仁自身包含责任: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。承担责任,尽其责任,只问耕耘,不问收获,此即是仁。

8、仁强调伦理关系中他者的优先性。

儒学强调克己为仁,突出仁的道德修身的意义。古往今来的仁学都强调仁所生发的道德责任感必须超越利益之上。

“仁”字及其内涵

22.jpg

1、“仁”的七内涵

“仁”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,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。其内涵非常丰富,总结为七个方面:

A、生生不已:生生是宇宙之仁,宇宙之仁是人世之仁的根源和本源。

B、爱或博爱:自然之爱为孝,推爱及物为仁。爱是仁的核心内容。

C、理:仁的本体化:性即理,理中含有仁义礼智四德。

D、全德:仁的体系化——礼、乐、忠、信、孝、悌、恭、敬、宽、敏、惠等等。

E、公:公是克己功夫极致处。公在仁前,当人体现公时,便是仁。公而无私便是仁。仁者无私心而合天理之谓。

F、一:一是指万物一体。源远流长的天人合一理念。

G、通:由生、爱、理、公、全、一才可达到通的境界。

2、仁学具有普遍超越之处:

生是万物存在的根据和始点,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。爱是生命的守护神,是生命赖以同一的基础。只有公和爱,万物才能同一,万物同一了,世界便无隔相通了。无隔相通,天下才会和谐美满。所以,仁学的根本意义,是能促进自然、社会、人自身的普遍和谐。

仁学的历史变迁

33.jpg

1、先秦时期的“仁”

A、儒者眼中的“仁”

孔子、孟子皆视“仁”为最高道德原则、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。他们提出“人”应该为实现“仁”而献身,“杀身以成仁”。成就仁者、仁政。

B、道家眼中的“仁”

老子主张“绝仁”,他说:“大道废,有仁义”;“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”。基于此,老子强调“抱朴”、“复初”,回归道根。

庄子则认为“有亲,非仁也”,并且强调“忘仁义”,甚至认为“毁道德以为仁义,圣人之过也”。凡此可见,道家之论与儒家之论颇有矛盾之处。

C、墨家眼中的“仁”

墨子主张“非攻”、“兼爱”、“尚贤”等,其理论深处其实是隐含着“仁”的。

D、法家眼中的“仁”

法家人物管子、商鞅、韩非等人对“仁”的理解与诠释并不一致。例如,《管子》强调“仁”之于政治统治的作用;《商君书》指出“仁者能仁于人,而不能使人仁”,看到了“仁”的局限性;《韩非子》则认为为政“务以仁义自饰者,可亡也”。

2、两汉时期的“仁”

西汉大儒董仲舒拓展了“仁”的思想,他从五行与五方、五时、五常、五官相配合的角度指出“仁”对应五行之木、五方之东、五时之春、五官之司农。 在此,他将修身与治国相贯通,突出了“仁”之于个人与国家的意义:前者成就理想人格;后者成就贤良政治。

儒家学者认为君子如玉,仁而温润;这种思想在东汉时期被文字学家许慎融入《说文解字》之中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玉:石之美。有五德:润泽以温,仁之方也。”《说文解字》:“麒:仁兽也。”古人认为麒麟是仁兽。

3、魏晋隋唐时期的“仁”

A、魏晋玄风中的“仁”

王弼提出“名教出于自然”,“天地任自然,无为无造,万物自相治理,故不仁也”。因此,为政应该“无为而治”,所谓“仁义”只是“下德”,“大道”才是“上德”。

B、晚唐佛风中的“仁”

隋唐时期,道教、佛教十分盛行,中唐以后犹浓,以至于大儒韩愈不得不奋起直谏:《谏迎佛骨表》。此时,韩愈大有“杀身成仁”之价值取向。

4、宋明时期的“仁”

北宋时期是儒学发展史中的一座高峰,涌现出周敦颐的“诚性仁学”、张载的“气化仁学”、二程的“理性仁学”,直接催生了南宋朱熹的“理性仁学”、陆九渊的“心性仁学”,以及明代王阳明的“万物一体之仁论”,等等。

5、清代与民国时期的“仁”

王夫之提出仁心、仁人与“仁天”,他认为“为仁者以心治身,以身应天下;同时,他指出“仁之类爱”与“天之仁爱”,并且强调“以人造天,而仁者能爱,而后为功于天地之事毕矣”。

谭翤同认为“仁以通为第一义”,“仁为天地物之源”,并且强调仁——通——平等,他认为这是构建人伦关系的关键。他的“仁学”建筑于西方民主、自由、平等与博爱之上,试图努力改变国人固有的价值观、人生观与道德观。

孙中山“以博爱言仁”,强调“为四万万人谋幸福就是博爱”。

仁学的当代价值及其启示

44.jpg

1、仁学的当代价值

仁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一种最高的德行,是儒家特别倡导的伦理态度,其性质是仁慈博爱,也是一种儒家的社会理想,仁内在地要求把自己实现为社会秩序(仁人)和政治实践(仁政)。

仁学代表了中国儒学的最高精神境界,此种境界在北宋程颢的“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”的表达中建立了典范。仁也是天地的生机,天地之心,是宇宙的道体,仁已经无争议地成为中国哲学的核心观念,在当代社会核心价值的思考中仍然不失其重要地位。

A、仁心:校正“麻木不仁”,倡导“博爱互助”。

仁学的一体是从面对他人出发的关爱,是从关爱他人出发,而最后达到的一体,因此这种一体不会抹杀他人,也不会以同一和总体抹杀他人,反而把关爱他人和注重一体有机地联结在一起。

儒家伦理以对方为重而忘记自己,人在家庭中是伦理地沉浸在整体之中而忘记自我,但人在团体中不是伦理地而是关系地让渡于整体之中,故并不丧失自我。

B、仁人:校正“为富不仁”,倡导“富而能仁”。

“富而能仁”和实现共同富裕——先富带动后富的基本精神是相通的。

C、鼓励“富而乐仁”,反对“假仁盗名”。

今天,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“富而乐仁”,但不鼓励“为了仁之名而假行仁之实”。也就是说,“仁行”应该出自“仁心”,任何不良企图与动机,都有可能玷污了“仁”。

2、仁学的当代启示

A、有效平衡经济与道德之间的张力

18世纪的英国思想家亚当·斯密在《国富论》中提出“经济人”,在《道德情操论》中提出“道德人”,他敏锐地看到“人”在经济与道德之间的两难。

传统文化中的“仁”则巧妙地化解了经济与道德之间的张力,为人之为人指出了方向。

B、消解人际关系中的紧张与冲突

如前所述,“仁”之义是在人我关系中体现的,尤其当人我关系出现紧张与冲突时,任何一方的“爱人”情怀都会绽放出人性的光辉。

推而广之,当“爱人”与“仁爱”思想在社会中流行时,人际关系的紧张与冲突便会得到消解,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友善便会出现。

55.jpg

3、体会与实践“仁”的三个维度

A、真诚地对待“仁”——“求仁”。

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“求仁”的愿望,应该诚心诚意去“求仁”,如果这样做了,就会得到“仁”。当然,“求仁”的关键在自己,不是由他人来推动,只有自己的主动追求,才有可能达到“仁”的理想境界。所以,只要自己态度端正,就可以实现“仁”的要求。

简言之,首先要明确对“仁” 的态度,其次在内心深处对“仁”有所追求。

B、真诚地践行“仁”——“体仁”。

 “仁”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,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美德。只有内心以“仁”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用“仁”的境界来考察自己的思想,才能达到真善美崇高境界。

爱亲、爱众人,因为“泛爱众而亲仁”,同时要时时处处以人为主。这样的话,才有可能达到“仁”的境界。

C、真诚地追寻“仁”——“成仁”。

一个人除了应该“爱人”、“泛爱众”,还应该“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

换言之,为了崇高的“仁”的境界,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 ,甚至在特殊情况下要敢于“杀身成仁”。

纵观历史,不少“仁人志士”皆是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、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。

儒家学术与大国文道

仁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,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时代的变迁而“过时”, 仁作为人类的优秀品德必将在不同的时代里绽放出新的光芒。

【相关推荐】